日常生活中的灰指甲防护小贴士
来源: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 
温馨提醒:如果手机网络不稳定,请点击一键通话按钮,与在线客服沟通
24小时免费咨询
灰指甲(甲癣)主要由皮肤癣菌、酵母菌等真菌感染引起,表现为指甲增厚、变色、变形或脱落,具有传染性且易反复发作。日常防护需从环境清洁、个人卫生、足部护理、避免交叉感染四方面入手,降低真菌滋生风险。
保持环境干燥清洁是基础。真菌在潮湿环境中易繁殖,需定期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尤其卫生间、鞋柜等角落。鞋袜清洗后应晾干,避免阴干残留湿气;雨季可使用烘干机或除湿盒,减少霉菌滋生。拖鞋、擦脚巾等个人物品需单独存放,避免与他人混用,防止间接接触传播。
个人卫生习惯需规范。修剪指甲时使用专用工具,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、锉刀,防止交叉感染。指甲不宜剪得过短或留尖角,边缘需修剪平滑,减少真菌侵入机会。洗手、洗脚后及时擦干指缝,尤其是脚趾间,避免残留水分。若手指或脚趾有微小伤口,需用碘伏消毒并贴防水敷料,防止真菌从伤口侵入。
足部护理细节需重视。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,夏季可穿棉质或竹纤维袜子,冬季避免厚重的化纤材质。鞋子需定期更换,同一双鞋连续穿着不超过2天,让鞋内充分干燥。运动后及时更换潮湿的鞋袜,防止汗液积聚。公共浴室、游泳池等场所尽量穿拖鞋,避免赤脚接触地面;做美甲时需确认工具消毒情况,减少因器械污染引发的感染。
增强免疫力与及时干预可降低感染风险。均衡饮食中增加蛋白质、维生素B族及锌的摄入,如鸡蛋、瘦肉、坚果,有助于指甲健康生长。适度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皮肤抵抗力。若发现指甲出现变色、增厚或脱落,需及时就医排查,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情,避免传染至其他指甲或家人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灰指甲防护需融入日常细节,从环境、卫生到护理习惯全面关注。若指甲异常持续2周以上,或伴随疼痛、甲床分离,建议尽快就医。早干预、勤护理,可有效减少灰指甲的复发与传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