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甲分层、凹陷?小心灰指甲缠身
来源: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 
温馨提醒:如果手机网络不稳定,请点击一键通话按钮,与在线客服沟通
24小时免费咨询
指甲作为皮肤的附属器官,其健康状态常被忽视。当指甲出现分层、变脆、表面凹凸不平或颜色发黄时,可能是真菌感染引发的“灰指甲”在作祟。这类问题初期症状隐匿,易被误认为“缺钙”或“外伤”,但随着真菌繁殖,指甲会逐渐增厚、变形,甚至脱离甲床,影响日常活动与美观。了解其早期信号,有助于及时干预,避免病情加重。
灰指甲的典型表现具有阶段性特征。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指甲远端轻微发黄或发白,与正常指甲界限模糊;随着真菌侵入甲板深层,指甲会逐渐失去光泽,变得粗糙易碎,出现横向或纵向的细小裂纹。若未及时处理,真菌会破坏甲床结构,导致指甲分层、脱落,甚至引发甲沟炎,出现红肿疼痛。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脚气或手癣,提示真菌已通过皮肤接触扩散至指甲。
真菌感染的诱因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。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、共用指甲剪或拖鞋、指甲受伤未及时处理,均可能为真菌提供滋生环境。免疫力较弱人群更易感染,且症状可能更顽固。此外,频繁美甲或使用劣质指甲油,可能因化学刺激损伤指甲保护层,增加感染风险。若家庭成员中有类似症状,需警惕交叉感染的可能。
日常护理中,保持指甲清洁干燥是关键。每日清洗手脚后彻底擦干,尤其是脚趾缝;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鞋袜,避免长时间穿胶鞋或运动鞋;指甲修剪时使用个人专用工具,剪后用酒精棉片消毒。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、拖鞋或指甲护理用品,减少真菌传播机会。若指甲已出现分层或凹陷,可暂时停止美甲,减少化学物质对指甲的刺激,观察症状是否缓解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指甲变化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,观察时需耐心细致。若分层、凹陷症状持续加重,或伴随指甲脱落、甲沟红肿,建议了解应对方法并调整护理方式。避免自行撕扯病变指甲或使用偏方,保持指甲适度清洁与防护,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