嘴唇周围皮炎是怎么回事?
来源: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 
温馨提醒:如果手机网络不稳定,请点击一键通话按钮,与在线客服沟通
24小时免费咨询
嘴唇周围皮肤出现红斑、脱屑、瘙痒,甚至皲裂渗液,这种反复发作的皮炎常让人困扰不已。这一区域的皮肤薄且敏感,既易受外界刺激影响,又与日常护理习惯、饮食选择甚至情绪状态密切相关。许多人误以为这是“上火”或“皮肤干燥”,随意涂抹润唇膏或自行用药,反而可能加重症状。了解嘴唇周围皮炎的常见诱因,才能针对性调整护理方式,减少反复发作。
接触性刺激是引发嘴唇周围皮炎的常见原因。日常使用的牙膏、唇膏、口红或餐具中的某些成分,可能成为潜在的过敏原。例如,含氟牙膏中的月桂基硫酸钠、唇部产品中的香料或防腐剂,都可能刺激唇周皮肤,引发接触性皮炎。此外,频繁舔嘴唇、咬嘴唇或用纸巾用力擦拭,会破坏皮肤屏障,导致局部干燥、敏感,进而形成“越干越舔、越舔越干”的恶性循环。若近期更换了护肤品或口腔清洁产品后出现皮炎,需重点排查接触性刺激的可能。
饮食因素对唇周皮肤的影响常被低估。辛辣食物、酸性水果(如柑橘、番茄)、热饮或过烫食物直接接触唇周,可能引发刺激性皮炎,表现为局部灼热、红肿。某些人对特定食物成分过敏,如芒果、海鲜或坚果,食用后也可能在唇周出现过敏反应,伴随瘙痒或小水疱。此外,长期饮酒或摄入高糖饮食,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功能或皮肤微生态,间接增加皮炎发作风险。观察饮食与症状的关联性,能帮助识别并避免可能的诱因。
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是皮炎反复的基础。唇周皮肤缺乏皮脂腺,天然保湿能力较弱,若长期处于干燥环境、过度清洁或使用刺激性产品,会进一步削弱屏障功能。此时,外界病原体(如细菌、真菌)或过敏原更容易侵入,引发炎症反应。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或患有特应性皮炎,皮肤屏障本身较脆弱,唇周皮炎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更高。加强保湿、减少摩擦、避免过度清洁,是维护唇周皮肤健康的关键。
乌鲁木齐大西北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嘴唇周围皮炎若持续加重、出现渗液结痂或扩散至面部其他区域,建议及时就诊,通过斑贴试验或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因。日常护理中,选择无香料、无防腐剂的唇部产品,避免频繁舔唇或撕扯死皮,饮食后用清水轻柔清洁唇周,能从细节减少皮炎发作。皮肤修复需要时间,耐心调整习惯比急于用药更重要。